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分享到: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文章正文
信息中心

电话:0543-4861197
传真:0543-4861288
E-mail:lubaosg@163.com
网址:https://www.nyquntuo.com
地址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焦桥镇东平村南首

文章正文

提高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作者 :鲁宝 发布:2014-08-31 浏览次数 :

         如何避免奶牛业的大起大落,如何健康发展奶牛业,什么是核心 ?不是特大规模、特高产量,而是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亏损的企业、行业均得不到良好的生存。饲养奶牛不管大与小都是经营单位,要持续健康发展奶牛业,其核心是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如果没有良好的效益,奶牛业无论产值再多 ,单产再高 ,都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展。下面就提高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途径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合理规划奶牛发展优势区域从奶牛分布区域、土地资源、饲料饲草供应、饲养成本、环保问题 、当地总体规划、气候等因素比较,选择奶牛发展优势区域 ,如旅游地区不适合发展奶牛业 。中国各省各地区同样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划分出适合奶牛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千万不要盲目地发展奶牛业,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否则错误的投资造成运行成本太高会长期影响效益。

    制定合理公平的鲜奶价格鲜奶是联结奶牛业和乳品业的中间物 ,它既是奶牛的销售产品 ,又是乳品加工的原料 ,所以鲜奶的价格影响双方的效益。在奶牛饲养成本之上结合市场价格制定合理的鲜奶价格,在开展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下 ,乳品加工厂检测鲜奶的质量指标必须准确公平,杜绝压质压价,形成双赢的鲜奶价格。

    应用新技术降低饲料成本饲料占奶牛饲养总成本的60%以上 ,因此利用现代科技找到价格低的替代原料,使饲料配方既符合营养标准又降低成本,科学采购性价最优的粗饲料和精饲料 。

    抓好育种工作,提高牛群质量育种工作能改进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遗传性能,即产奶量 、鲜奶的质量、繁殖力、抗病力、体型及生产年限等 ,生产环节多,所需时间较长 ,它潜藏着巨大的长期性效益,所以全国要建立统一的牛群档案,完善各种育种资料信息,科学地培养出优良奶牛群。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育种工作 ,低质量的奶牛势必造成产奶少、鲜奶质量差、增重慢,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奶牛产奶量

    我国制定了《奶牛饲养标准》 ,出版了许多奶牛科学饲养的书籍,但多数奶农没有科学地饲养奶牛,依然沿用落后粗放的管理方式 。只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等有效措施,使科学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奶牛的饲养中,才能防止疫病和疾病。建立奶牛的会计核算,分析数据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

    适度规模提高规模效益规模化牧场有利于专业管理,可以体现规模效益。目前,我国小规模经营的奶农(散养户)生产的牛奶约占市场供应份额的60%。另一方面,在许多低收入地区,饲养奶牛带来的收入是许多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虽然这些散养户目前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绝不能因此把他们排挤出牛奶生产者的行列。走以家庭农场为主 、合作小区为辅的奶牛规模化之路,把一些具备条件的散养农户逐步升级为家庭农场 ,将一些没有能力饲养的农户的奶牛出让给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小区、合作社或奶牛公司,是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奶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适合中国的奶牛规模是小型50头~100头 、中型100 头~1000头、大型1000头~3000头,规模太大不利于疫病防治,管理难度也大 。

    推行奶牛保险,保护奶农利益奶牛作为大牲畜价格昂贵,一旦发生疾病及意外事故死亡或检疫出传染病必须扑杀时,损失较大。为了保护奶牛饲养户的利益,采取奶牛保险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也是有效保证奶牛业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采取“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政策,保护奶牛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奶牛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并不是任其发展 ,撒手不管。纵观奶业发达国家奶牛业稳定发展的经验,需要政府部门在微观放开的前提下仍然采取宏观控制方法 ,适时调整奶牛业与乳品加工业合理公平利润,在奶牛业处于困难低潮时 ,给予一定的补贴,保护奶牛业的稳定,损失局部利益 、短期利益 ,获得社会利益和长期效益。

    总之 ,奶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是联结农业和工业的中轴产业 ;奶牛业也是一个脆弱的产业 ,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它的大起大落势必影响广大农民的致富和“三农”问题 ,制约着乳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健康发展。采取“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保护政策,通过奶牛业自身的科学经营管理,使奶牛饲养保持在可观的经济效益上,奶牛业才能稳定地发展。亏损的奶牛业无论你投资多大 ,技术多先进 ,单产多高都等于零 ,只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是奶牛业持续 、健康发展的真正动力 。
-

XML地图